难忘地震废墟深处升起的那面水利旗帜
——写于汶川大地震七周年之际
经过前期的可研、勘探、设计,我公司于2009年7月中标重建该工程。
进驻现场,树起大旗
悲伤、恐惧改变不了我们水利援建战士的斗志。我们来到现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做旗台。推开废碴,平整场地。两天后,我们就在废墟深处升起了五星红旗、中国水利旗帜、江苏水建公司司旗三面大旗。当鲜红的国旗、蓝色的水利旗高高飘扬在废墟上时,沉寂多时的山谷立刻就充满了生机。我们在旗下庄严宣誓:不辱使命,不怕困难,坚决完成援建任务。
在搭建临时设施的十多天里,没有住的,我们就在树下拉块彩条布将就住着;没有电源,我们就自己肩挑手扛铺设电缆;没有自来水,一个星期无法洗脸洗脚照样干工作;没有食堂,泡面饼干对付一下,冷的、干的不讲条件。十天后,我们就在震毁最严重的原东汽技校西侧和施工现场之间搭起了近百间活动板房,在所有房间里都铺上了红色的土工布,现场人气旺盛,斗志昂扬。
日夜奋战,旗帜见证
官宋硼堰取水枢纽重建工程是江苏省本级援建的唯一一个水利工程,也是全国援建四川最大的一个水利工程。其中进水闸与泄洪闸要分两段施工互为导流,这相当于要建设两座水闸,这本来至少是两个枯水期也就是两年的任务,援指要求我们必须一年完成。
我们向暴雨要工期。山区气候多变,雨多量大。“大雨小干,小雨大干,不下雨拼命干”,见缝插针,多点同步施工。我们24小时分班作业,流水操作,常常是日出干到日落,日落干到日出,确保了工程全天候、全方位展开施工。
我们战余震防山洪安全施工。建筑物上游有大大小小19个堰塞湖,直接威胁着员工和建筑物的安全;施工现场直接位于山脚下,山坡上的浮石不时地滚落;还有无法预知的大山里的山洪,随时都有可能奔流而下。比环境艰苦更让人担忧的是施工安全的保证。“特别要预防危房、滑坡、泥石流、洪水等地质灾害的影响,要及时关注预警信息,时时确保施工安全”,时任江苏援建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李亚平每次来工地,都要殷切地叮嘱我们。为此,我们制定了各种应急方案,采取了严密的安全措施。每天安排专人现场值守,随时观察山体石块的状况。为预防山洪,我们在枢纽上游填筑了两道砂砾石围堰,并设法利用老闸闸门加固堵漏,建立了三道保险,为科学有效地组织工程施工和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恪尽职守,为旗帜增光添彩。工程的顺利推进,凝聚着每一个参建员工的无私奉献。现场工程师高兆婉同志是个孤儿,他相依为命的奶奶临终去世前,念叨着想他回来见最后一面,但他因工作没能赶上。测量工程师董波同志一岁的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徐宏生同志爷爷去世他不能尽孝,李苏扬同志父亲生命垂危他不能守在病房……这样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的事迹很多。每一个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全力以赴完成援建任务,让水利的旗帜永不褪色。
工程建成,特色鲜明
辛勤耕耘总有回报。经过全体参战员工的顽强拼搏,官宋硼堰主体工程于
2010年,项目部多名同志被评为绵竹市和江苏援建先进工作者,我也被评为绵竹市劳动模范,并代表两万江苏援建大军在表彰大会上发言。2015年,我还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劳动模范,工程荣获中国水利工程“大禹奖”和江苏省“扬子杯”。
完工后的枢纽格外雄伟壮观,我们把废墟中那三面特别的旗帜,永久地矗立在新的广场上。当人们走过绵竹汉旺地震遗址纪念地来到这里,一幅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与工程和谐相处的画面,与遗址印象产生强烈反差,形成视觉上的冲击与心灵上的震撼。风雨过后,这里的旗帜分外艳丽!
(刊登于《中国水利报》2015年5月29日第3636期,作者:时爱祥)